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采访、写作、编辑、摄像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广告制作和推广的基本技能的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信息传播技术变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掌握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专业媒体及企事业单位,从事采访写作、摄影摄像、编辑制作、新媒体运营以及主持策划、文案宣传等工作,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创新型全媒体人才。
三、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是面向新闻记者、宣传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核心职业岗位(群),结合目前行业人才需求开设的课程,包含课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传播学、新闻评论、节目策划、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媒介经营管理、新闻采访。

四、专业技术技能培养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有新闻采编实训室、网络媒体实训室、演播厅实训室、直播实训室、后期非编实训室等实训条件。
我校建立的传媒中心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2012年5月,我校新闻采编与制作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新闻采编实训室
模拟新闻采访
传媒中心目前设有大学生记者团、实验电视台、新媒体部和网络设计工作室。
五、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一)教材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同时,校企联合开发针对性强的校本教学资源。
教材应充分反映本专业职业活动特点,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需要,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职业标准、新工作规范、新知识技能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二)图书、期刊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新闻传播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传媒行业生产操作规范与服务规范;新闻传播专业类图书、报刊等。
(三)数字资源
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建设包括开放在线课程(含MOOCs)、开放课件(含微课)、开放教学材料、开放软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
六、师资力量

梁梁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专任教师
七、就业前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也处于“信息爆炸”的国际大趋势之中。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呈现生机与活力。无论从传媒产业的影响力还是重要性方面看,传媒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同时,新闻传媒产业的发展,形成对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人才的需求处于上升趋势。当前,信息产业、新闻传媒产业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层次,包括地市级和乡镇的新闻传媒单位中从事新闻传媒工作的应用型、操作型的人才非常短缺,培养的新闻传播工作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八、校企合作
艺术设计与文化传媒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多层次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为双方师生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部分合作单位
广西南宁恒德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市宏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市壹朵朵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南宁市爱尼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广西风雅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