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开设有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职业本科专业和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烹饪工艺与营养等高职专业.现有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广西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自治区特色专业1个。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秉承“出则为工为商,入则为学为教“的理念,坚持内培外引、引融并举,目前拥有一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专业精湛、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广西高校优秀班主任1人、广西技术能手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

管理学院现拥有物流综合实训基地、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训基地、旅游酒店综合实训中心、景阳楼宾馆及逐羊景区等校内实训基地,有效满足了学生专业核心实操技能学习的需求。同时,学院与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广西公司、中旅投资广西区域公司、广州铁路动车组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南宁饭店、明仕秘境丽世度假村等80余家行业区域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深度的产数融合、校企合作关系,优化实践教学,促进实习就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旅游管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结合研学旅行领域《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全国导游资格证》相关技术技能要求,培养面向旅游管理领域职业群,具备扎实的导游基础知识和旅行社经营管理知识基础,掌握讲解、经营、管理、策划、设计、规划等技能,能够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旅游行政机构及相关领域从事导游、讲解、经营、管理、策划、服务、咨询、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资源规划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毕业3-5年后,能成为导游、计调、研学旅行导师、景区管理人员等专门人才,优秀者能在大、中型国际旅行社或相关领域从事旅游经营和业务管理方面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二、学制:4年

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课程:旅游学、旅游礼仪及实训、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微积分)、基础泰语1、基础泰语2、旅游泰语1、旅游泰语2、旅游经济学、旅游应急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营养与配餐、旅游生态学、导游实务及实训、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旅游线路设计、会展旅游与节事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新媒体运营、毕业论文指导。

研学旅行方向课程:美食旅游、茶艺、咖啡制作与鸡尾酒调制、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非遗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乡村旅游方向课程: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与管理、民宿运营与管理、健康旅游学、养生旅游产品设计、康养旅游开发与管理。

主要专业实践:旅游景区见习、旅行社导游服务见习、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见习、毕业论文、岗位实习。

四、目标岗位

导游员、旅游团队领队、研学旅行导师、旅行社计调、旅游景区管理员。旅游就业前景广阔,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大多进入旅游企业、旅游景区、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等就业。2023年以来旅游经济火热复苏,面向旅游新业态,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旅游管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五、教师团队及教研成果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25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0人,兼职教师10人。高级职称教师9人,具有研究生学位14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双师型”教师13人。

近年来,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奖励23项、市厅级14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六、实训教学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已建成室内仿真实训基地总面积达4122平方米,以旅游酒店综合实训中心为主体,包括导游讲解与才艺表演训练厅、花艺设计与茶艺表演室、咖啡制作与调酒实训室、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实训室、西餐主题宴会设计实训室、客房技能练习室,可以开展导游讲解、茶艺训练、才艺练习、酒水调制、餐厅服务等项目技能练习,仪器设备总值近500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为1.24万元,为学生练习专业基本技能提供训练平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AAA级逐羊景区、三星级景阳楼宾馆为主体,拥有校内实践景区775亩,能实际开展导游服务接待与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全流程实训,相关的酒店服务、旅游纪念品销售等技能都可以有效落实。

七、社会服务

与行(企)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旅游咨询、旅游相关技能培训等服务,取得初步成效。实施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建立旅游类创新创业体验坊,开展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实训实践,为当地提供社会培训服务。

八、人才培养质量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职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市厅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11项。其中:获批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创新训练项目1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重点支持领域项目1项;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赛金奖1项、铜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级铜奖1项;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三等奖3项;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九、大师工作室

旅游管理在专业双带头人和高级职称教师的带领下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教师教学团队,打造旅游酒店大师工作室,通过教育、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体验,使具备适应未来旅游发展需求的能力和素养。

十、产教融合(四引四融)

通过引企业入校、引技术入册、引产品入课、引大师入教、教学融入车间、教室融入企业、学生融入岗位、学校融入园区等“四引四融”深化产教融合。与中旅投资广西区域公司、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崇左秘境丽世度假村、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等12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师资共享,打通课堂对接岗位的横向通道,落实“引大师入教”;校企合作,推行多种实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校企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共同开发专业特色教材;校企共建旅游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落实以赛促教;开展社会职业培训,育训结合、课证融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十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专业在校期间,开设基础泰语、旅游泰语、东南亚文化旅游、海外领队实务等课程,融合深化南疆国门教育,以康养旅游产业学院为平台,打造具有专业特色和“非遗基因”的实践育人精品项目,教育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把握“一带一路”增进跨文化国际交流机会,与泰国易三仓大学、泰国博仁大学、马来西亚汝来大学等院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就业,多元化教育经历和国际视野让我们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

十二、1+X证书

现已形成旅游管理专业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与课程内容衔接方案,将“1+X”职业证书考试、全国导游资格证等列为专业资格考试重点目标,鼓励学生考取茶艺师、咖啡色、调酒师、人力资源师、营养配餐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学生职业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提前制定理性而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