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党的建设 !

典型案例和警示案例教育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

来源:党办 发布时间:2024-01-05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崇左市委、市教育工委主题办的安排和部署,学校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就近年来广西高校领导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了解案情,剖析案件,班子成员认真对照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仔细查摆了自己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通过反面典型案例剖析,班子成员从中受启示、受教育、受警醒,防范意识、自省意识、廉洁意识得到了全面提升,做到敬畏规矩,守住底线。现将党委班子成员学习、剖析典型案例情况汇报如下:

一、案情回顾

2023年12月1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披露了广西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思敏的案情细节。

据介绍,广西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广西科大)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思敏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凭着过硬的专业素养,独立主持过两个国防科研项目。正是因为这些成绩,2006年至2012年,他担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14年他被任命为广西科大党委副书记、校长。

组织上委以重任,希望他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刚到学校时的李思敏也想干出一番事业,想方设法扩大学校招生规模,增加学校经费收入,提高教师绩效。在李思敏的工作思路中,抓学科建设、争取博士点始终绕不开的就是如何跑项目、拉经费。在原学校期间,为了补足科研经费的缺口,他的应对办法就是“跑社会”,吃吃喝喝、迎来送往的事总是少不了。李思敏到广西科大的2014年,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越抓越紧的时候,而他仍坚持自己的这套“方法论”。对于李思敏开展工作的思路方法,同事认为不合时宜,“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跑经费拿个项目,喝下一瓶就能拿走多少钱,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没有这种环境土壤。”

碰到钉子的李思敏,没有反思自己的理念方法是否有问题,反而一味指责别人。工作日久,感到“费力不讨好”后,他将组织的重托放到一边撂挑子不管,开始更多考虑个人得失。“对自己有利的事比较上心,对学校很多事都是不置可否的态度。任校长8年时间,很多人都开始‘躺平’了。”学校同事谈及学校错失更名以后的黄金发展期,满是惋惜。

随着广西科大新校区的开发建设,李思敏和他的两个代理人大肆插手新校区工程项目,把商品交换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李思敏在背后利用权力帮助商人老板运作中标项目,两个代理人在前面穿针引线,与商人老板或涉及相关项目的校方、招投标等单位联系,一方面传达李思敏的一些指示和意见,另一方面代表李思敏向民企老板收取好处费。

审查调查结果显示,李思敏任广西科大校长期间,为他人诸如学校干部职工升迁,附属幼儿园的入园名额,附属医院的班子人选、项目招标、项目承揽、设备采购及工程款拨付等事项上提供帮助,收受他人送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500余万元。2023年3月24日,李思敏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二.案例剖析

  李思敏的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利益。他违背了党的宗旨和信念,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李思敏的腐败行为充分暴露了高校领导在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
 1、制度漏洞:高校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其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特别是在财务、基建、采购、招生等领域 ,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2、权力过于集中:在高校管理中,一些领导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使得部分领导能够轻易地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活动。

3、道德滑坡:部分高校领导的价值观出现扭曲,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同时,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领导对权力和金钱的追求超过了其对公共利益的关注。

4、监督不力:高校内部的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在监督执纪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对一些涉嫌腐败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由于高校管理的特殊性,外部监督的力量也较为有限。

5、文化因素:在一些高校中,存在着“人情文化”和“面子文化”,这使得一些领导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考虑到人情因素,从而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三、警示教育

践踏党纪国法,李思敏是自食恶果。他本可以在教育事业上施展才华有更大作为,但是却因私欲膨胀,自毁前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李思敏的教训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针对高校领导腐败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进行治理。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对关键环节的监管。高校应当加强对基建、采购、招生等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并严格遵守执行。

2、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执纪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梳理出教育领域存在的风险点,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同时拓宽监督渠道,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3、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高校领导的道德素质和廉洁意识。高校应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培训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廉洁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一名学校领导,李思敏理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他却在任校长后,没有守住初心,淡化党性修养,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思想防线失守,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此为戒,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各级组织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及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并予以解决,双管齐下,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4、加大对涉嫌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和追责力度。高校应当加强对腐败行为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加强对腐败问题的研究和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的反腐倡廉机制和制度体系,为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李思敏的腐败案例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执纪力度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理高校领导腐败问题,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