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孵化产业学院简介
一、产业学院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服务广西“十四五”知识产权强区战略及崇左市“沿边开放”发展需求,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整合资源,设立知识产权孵化产业学院。学院依托计算机应用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智能建造工程三大职业本科专业,聚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打造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知识产权孵化与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填补广西职业本科教育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空白。学院定位为服务崇左糖业、边贸、跨境加工等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升级,培养掌握智能建造技术、具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二、行业需求分析
面对广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挑战,学院精准对接三大核心需求:一是崇左糖业亟需将传统工艺转化为专利资产,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二是边贸企业面临跨境品牌侵权风险,急需专业维权支持;三是智能建造行业快速发展,急需兼具技术研发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工程、智能建造领域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素养的高层次人才。针对这些需求,学院联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广西科创农业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威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魔方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规划并制定专项应对策略:开发"糖业专利分析"等特色课程;建设专利检索实验室、商标设计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覆盖崇左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通过分阶段实施规划,切实解决产业痛点。
三、校企协同育人特色
学院创新构建政校企行多元协同机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行"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三大举措:平台建设:建成"三基地联动"体系。知识产权实训基地:配备专利检索实验室等设施。产学研合作基地:与企业共建技术转化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学生知识产权商业化项目。教学融合:企业深度参与全过程企业专家承担课程教学;1+X证书考核全覆盖;学生参与真实项目。成果转化:强化实践产出2025年仅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即获软件著作权322项;五年规划孵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个以上。
四、建设成效
202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学生获软件著作权322项,学科竞赛参与率高并屡获省部级奖项;建成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BIM实训室等20余个高水平基地。产学研深度协同:与企业共建技术转化平台,启动糖业专利数据库建设,孵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形成覆盖崇左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专利咨询、品牌维权等一站式服务。机制创新突破: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多主体协同管理体系,获校企战略协议强力支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