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城大新闻>校园快讯 > 正文

以耕耘育匠心,以实践促五育融合|我校开展“春种一粒粟,心收五育花” 花生种植劳动实践活动

2025-04-24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文字:罗权昊 摄影:秧思雨 杨雯菲 编辑:康玉萍 责编:康玉萍 访问量: 【字体: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我校于4月23日与广西丽豪城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校外劳育基地,开展“春种一粒粟,心收五育花”花生种植劳动实践活动。师生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在田间地头感悟农耕智慧,践行劳动精神,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躬身实践的生动课堂。

活动前,农业专家围绕花生种植技术、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核心环节展开讲解,结合广西气候特点与“那文化”(稻作文化)传统,系统传授农耕智慧。同时,安全教育环节则聚焦劳动工具规范使用、户外作业防护要点,为师生筑牢安全防线。

当日下午16时,活动在基地田间正式启动。农业基地精心筹备本地优选花生种子、锄头、水桶等农具,并划分责任田标识牌,确保实践环节有序推进。师生们手持锄头集体破土,寓意“耕读传家”精神的传承。随后,各小组认领责任田,分工协作完成起垄、翻土、播种、浇水等全流程操作。

管理员指导同学们种植

农技专家指导学生翻土、播种

“垄距要保持在30厘米,株距间隔15厘米‌……”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学生们边学边做,从生疏到熟练,田间地头处处跃动着青春身影。教师团队与学生并肩劳作,将课堂知识融入田间实践,形成“师生共耕”的育人场景。

同学们协作种地

学生协作耕种

此次活动以花生种植为载体,深度融合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种植过程中,师生结合二十四节气知识,探讨“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智慧;依托壮乡“那文化”背景,挖掘稻作传统与现代农业的共生关系。

“播种不仅是体力劳动,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话。”参与活动的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9班黄锦波感慨道,“从翻土到覆膜,每一步都让我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我校负责人罗慧娴表示,活动旨在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路径,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协作力与创新精神。

集体合照

学生合影

据悉,本次种植活动将持续至秋季收获季。期间,师生将定期开展田间管护、生长观测等实践课程,并依托作物生长周期开展自然笔记、农耕摄影等主题创作。

我校以花生种植为支点,撬动劳动教育创新实践,让师生在泥土芬芳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躬身实践中锤炼综合素质。未来,我校将持续探索“劳动+专业”“劳动+文化”的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文字:罗权昊

摄影:秧思雨 杨雯菲

审核:赵容秀 覃卫杰 梁杭杭

责任编辑:康玉萍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出品:党委宣传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返回列表
×

用户登录